佛法的价值观是利己利他的民主之道

曲尼江楚仁波切
2024-05-05

佛教讲「众生」,要先见「众生」。如果看不见「众生」的残忍、伟大和忠诚,你不会知道生命的本质是「智慧」,是不以人为的、主观的价值观为转移的。看见这个本体以后才能定义更宽、更灵活的价值观,在佛法里面,这个价值观就是——利己利他。

‘民主’这个词,其实佛陀在2500年前就讲了,个人的意志需要经过多种角度论证来达到中道,其实指的就是‘民主’的真正意义——不止站在自己或对方的立场上,而是站在共同利益上。

弟子:多年来,我一直有一个困惑,就是发现团队里有些人三观不正,但他们已经是成年人了,作为老师我有责任用爱心去帮助他们成长,但改变起来会不会很困难,或者说根本没有改变的可能?

曲尼江楚仁波切 这个世界上最堕落的「见地」叫“不可能”,保守主义就是先说困难、负面和失败的情况,再进行精准的解决行动!比如现代人为什么离婚率高?因为大家的「见地」是结婚一定是幸福的——男帅女美、豪车、浪漫的婚礼仪式等所谓好事。人类对整个世界的「见地」其实都是在建“模型”,“模型”就是把已有的经验和对物质的控制能力结合,设想出一些自己意乐的“效果图”,这样就会产生很多远离事实的一厢情愿!

一、宇宙观和世界观是靠洞察力看到的最原始的相对事实

宇宙观和世界观不是建立天然观念,不是我们自己建立起来的一套模型,而是承认你见到的、能够让我们觉醒的、最原始的究竟现实,不是用主观和客观可以形容的;可形容的叫“相对事实”,树就是树,木就是木,你不能说这是社会主义的树,那是资本主义的木,这不是事实;世界观、宇宙观是事实,没有标准,只有人生观才有标准,但人生观必须建立在生命观的基础之上,因为生命的存在是基于平等的究竟事实。

我们认为“观念是建立起来的”,这个「见地」本身就是错误的,“观念”是靠你的洞察之力看到的事实。宇宙观和世界观是要看到究竟事实,如果想要有宇宙观,你真的可以去看一下几大星系,宇宙如此浩瀚。如果你只看见身边的几个家人,就会被困在家长里短和柴米油盐酱醋茶中,是不会有宇宙观的。所以,见世面非常重要,世面就是相对客观事实,只有不带任何主观滤境地看到客观事实,我们才能建立起有情感色彩的、有区域差异的正向价值观和智慧。

如果以“你”想要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去塑造人的话,是要出问题的,所以三观要同时互相依存并克制地产生。

回到你刚才的问题,比如说你想帮助一个你认为三观不正的人,你遵循的肯定是你现有的道德观,这就是价值观;但这种价值观是没有生命宽度的,没有体谅和宽恕;当人与人的交流中缺少宽恕和体谅的时候,被塑造的人一定会反抗——不承认你塑造的价值观。一个天天以抢劫般的方式得到幸福感的人,你跟他说要自力更生、好好种地,他会觉得你是笨蛋,“我在这里杀人放火、抢银行,买了别墅,娶了老婆,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”——他的经验告诉他,你跟他讲的价值观是错误的。

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经验里去认识世界,所以,在建立价值观之前先要树立生命观,要看生命与其依存的原点或整体。

二、佛法的价值观是利己利他的民主之道

佛教讲「众生」,要先见「众生」。如果看不见「众生」的残忍、伟大和忠诚,没有经过横向纵向多维类比,你不会知道生命的本质是一种「智慧」,是不以人为的、主观的价值观为转移的。你看见这个本体以后才能定义一个更宽泛、更灵活的价值观,在佛法里面,这个价值观就是“利己利他”——光利益到我,那要看人家答不答应,因为损害到大家,大家就会把我给消灭掉;光利益到他人,自己又回到解放前了,那也不行。

“民主”这个词,其实佛陀在2500年前就讲了,个人的意志需要经过多种角度论证来达到中道智慧,其实指的就是“民主”的真正意义——不止站在自己或对方的立场上,而是站在共同利益与共同基础上。

所以,在塑造价值观的时候不要忘记,不仅仅是你的价值观,而是共同利益。如果没有共同利益,那价值观就只代表我自己的利益——比如我会巴不得你们全都学藏文,天天和我一起吃糌粑,在草地上搭帐篷又唱又跳,这是我的意乐与私心,不是道义!但我们必须要尊重对方的不同点,要找到我们的共性,才能把价值观融入进去。

三、杜绝偏执的价值观,建立普世的价值观

只考虑个人价值观是不行的,因为这个价值观不是普世的,所以,我们必须先有生命观。生命观包含两个观念——生命的形态以及多样性,佛陀以前讲过「六道众生」,我们在了解生命形态多样性的基础上,才能建立一个共同利益的价值观。

佛陀把这个价值观一分为二,一是「解脱」的价值;二是当下「离苦得乐」的价值;想吃饭的,给饭,想结婚的,让他结婚,先承认并满足人的生理及物质等本能需求;满足这些基本需求以后,才会产生对解脱的价值的需求,然后以欲而钩之——以共同利益来勾引他,走向真正的、超越的、普世的价值观,此时宇宙观和世界观自然应遇而生。

如果你不让他吃、不让他结婚让他离婚当和尚,那谁会愿意去解脱?他们会收拾你的。

所以,在“塑造”一个人的时候,先要讲共同利益,真切关怀对方作为普通人的正常需求,他现在具体缺什么,真正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?比如大家来这个公司工作,首先要解决养家糊口的问题,至少要能买辆车、要能还贷款。如果不考虑这些切身需求,一味要求员工不求回报地为公司付出是不行的。所以,你们回家也不要天天对小孩说教,省得小孩被你们摧残掉,最后全部精神病了。

比如,我们把一条蛇放在身边,首先,你要知道蛇天生就会咬人,在清楚地认知这一点之后,不去鄙视它,而是用关怀之心去帮助它,让它慢慢变成一条有道德、有智慧的蛇;而不是一开始就擅自只用自己的喜好和价值观,因为喜欢这条蛇就把它当成睿智、慈悲、懂哲学的蛇,甚至妄想它是自己前世的亲人化现而来,而忘记“蛇会咬人”的天然属性,当你被蛇咬的时候,你还觉得不可思议,说“老天爷这蛇怎么可能咬人?”

我们一定要杜绝偏执的价值观,建立普世的价值观,要做到这一点,就先要树立“生命观”。

         

四、增长见识、打开心胸、拓宽自己的意识世界

“三观”并不是用某个民族或某个公司的文化来建立、打造,而是基于事实,基于对整个生命、宇宙以及世界更宽广的见识,来建立灵活、机动、利己利他的价值观。三观不是用来限制我们的,而是让我们到更宽广的天地,更自由地掌控很多事情。先把天下扩展得很宽广,你才可以日行千里,如果天下只有两平米的话,你也走不远。

“三观”是人类意识以及「智慧」的体现。当你把意识世界搞得平整宽广,种什么水果蔬菜都好种;如果你的意识世界很窄,只有几厘米,里面还有沼泽地、石头阵,这样的环境不利于任何事。所以,整理自身的意识环境非常重要,人类从古到今是从失败中不断地吸取经验,才走到了今天。

当我们的意识形态比较端正的时候,科技也会高度发展。科技就是由价值观引导而产生的,我们需要什么,物质基础需要达到哪种水平,先解决物质基础然后怎么打造精神文明建设?这些都是“价值观”。人类一直在“价值观”中,数学、物理也是价值观。价值观是必须要看到一个事实,然后再来解放我们,让我们过上好日子。

我们先把自己的心胸、见识打开,一定要有一种胸怀天下的大丈夫之心,以利己利他为标准,以「增息怀诛」为主要手段。我们建立的宇宙观、世界观和人生观最终要达到这样的见地,但这只是前提,三观如何具体去“运用”要体现在价值观上,从价值观上去体现利己利他的目标,以及灵活机动的方法。

来源:曲尼江楚仁波切开示

时间:2023年4月26日

地点:北京

编写:方真

文字校对:陈飞

录音校对:思捷

设计排版:噶玛楚臣加楚
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