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世俗上的每一个成就,背后都充满了你对自己完全醒来的欲求。如果没有真正了解佛法,就说要断绝欲望,那是错误的。
欲望不可断绝,欲望就是你的心。你的本质是心,欲望就是心对自身醒来的欲求的一种状态与倾向。
所以,欲望即是觉醒,没有欲望就没有觉醒的特征。但对欲望的正确认识和对欲望的正确驾驭,是个科学。
我们误以为买一所房子就可以安居乐业,其实我们对安居乐业背后的真正需求是对完全醒来和自由的欲求,所以我们永远不会停下来。无论你有了多少钱、结了多少次婚,你依然会空虚。所以李白写了《行路难》——“停杯投箸不能食,拨剑四顾心茫然。欲渡黄河冰塞川, 将登太行雪满山”。
我们世俗上的每一个成就,背后都充满了你对自己完全醒来的欲求。如果没有真正了解佛法,就说要断绝欲望,那是错误的。
欲望不可断绝,欲望就是你的心。你的本质是心,欲望就是心对自身醒来的欲求的一种状态与倾向。所以,欲望即是觉醒,没有欲望就没有觉醒的特征。但对欲望的正确认识和对欲望的正确驾驭,是个科学。
很多人说学佛就不能有欲望,那是错误的。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的区别就是——有情众生是有欲望的、有觉知的、有反应的;无情众生是没有觉知的,像石头、木头。
欲望就是报身,它没有好坏。欲望就是醒来,“我要”——是一种觉醒,它没有大小、没有生没有死。一切众生六道轮回,都因驾驭着欲望之力而走向不同的解脱。所以欲望即是你的本质智慧,叫“俱生智”。但你往往对欲望有误会,同时也缺乏驾驭欲望的能力,因为你已经陷入“你是谁”的定义里面。
“自己”的定义,一个是“我”和“我的”,是非常有限的,它有四边。“我”的定义就是物质主义的定义,有和无,存在和不存在;在精神上,是似有似无和非有非无,用这四条边来定义了我们自己。当你不停地加强的时候,我们已经失去了跟本体的联接,所以我们有了成住坏空,生老病死,物理学的熵就是这样产生的。
欲望和情感是高等智慧,但因为你局限于自己限定的小我,所以无法驾驭你的情感和你的欲望,但它其实都是一回事情——生死轮回都是它在轮回,它才是真正的你。由于它的光明折射出影子,你把影子当成自己以后,从此流离失所。从第一个成见——我,我的——由此而产生无明,由无明而产生恐惧,颠倒梦想就开始了,所以就越陷越深,梦中再生梦。
我要觉醒,我要变得更好,这就是欲望。你一定要知道欲望是不增不减,不净不垢,与生俱来的。你与生俱来就本自具足,本来就是佛,只是像一头狮子困在一个铁笼里一样、无法解脱的时候,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想要解脱,但你不知道自己本来就是佛,这个四条边的囚笼是自己造的。焦虑、愤怒,这些情绪反应是智慧,但是小我无法驾驭这些大智慧。
谁都要爱,谁都要情感,谁都会很注重欲望,但又无法驾驭它,所以伤痕累累。
第一,你在认知上就错了——想消灭情绪,想消灭情感,想消灭欲望,这是很危险的,因为你想消灭掉你自己。俱生的你是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是无法消灭的。只是在修行的过程里面,针对那个假我,我们说你要停下来,不要这样、不要那样。
第二是发心,你总想为自己的利益,维护我和我的,这个时候,跟周边发生了一切矛盾。
你的智慧,第一,你没有认清楚;第二,你无法驾驭;第三,德不配位——就像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孩掌握了国家机器一样开始杀人放火,因为你的智慧就叫“德”,不是什么东西。你困在了自己创造的意识的囚笼里。
佛法不是精神之道,佛法就是要破掉意识世界的四个局限——有,无,非有非无,似有似无。只有我们的意识是能困住我们的,但现在所有的佛法却都在讲意识形态。
物质不需要我们来破,我们一直在改造和奴役物质。我们需要破的是我们精神世界的迷乱、成见、知见和习气所造成的误会,以及上述这些作用于我们的生活之后产生的一系列堕落和负面——这才是我们要解决的。
我们经常会在一些不了义、似是而非的佛法之间徘徊,而且乐此不疲,每个人都在比试我的法高、你的法低。法,历代祖师通过九死一生悟出来的东西,早已成型,这个叫“传承”。我们如果不追求传承、不尊重传承,甚至认为自己很自由,要破掉这个传承,这是没有必要的。
佛法里的规矩不是为你一个人定的,所谓限制你不能吃饭,不能结婚。佛法从来没有规定不能结婚,不能有男女之事。它只是说要正确地看待欲望和男女关系,作为智慧来观,进入净观,把人类每一个行为当作智慧,找到每一个行为背后的智慧才能解脱。
用两元相对、以善恶和好坏去定义,那是很麻烦的,都不得解脱。就像在毛驴眼前挂一个胡萝卜,看得见,咬一口却永远吃不到它,如同饮盐水止渴。你要找到两元相对的根,能爱能恨的那个能,就是你的本质。
这个能是能生万物,能生能死。生死只在躯体上,意识没有生死。但意识里面的意识形态的概念有生死,它是由你直接的感知创造的,每一个感知变成了语言或是发音或是一个名词之后,组织起来表达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你所能知的东西。这些概念一定要清楚,我们的目的是醒来,不具有解脱性的就不叫佛法。
我们要修的是什么?是我们本来的超越爱和恨、超越生和死的“能”。外在的情器世界,无非就是地水火风,这些不同的元素不停地组合、分散。是谁在组合、分散?每一个事物可以无限地分下去,再进行组合、分散。这个能够生、能够组合、能够分散的“能”是不增不减,不净不垢的。每一个物质显现出来的相都是大智慧所显现,相是没有罪的,整个宇宙是一个智慧的本体。
我们自己的身体也是这样,每一根血管,每一个眼耳鼻舌身意,十二因缘里面的我们的眼根耳根,是如此的智慧。没有往深里面看的时候,就不会发现连血肉之躯都是超越血肉、超越男女的大智慧所形成的。再看自己的意识,通过眼根耳根这样集结起来、再储存在自己的大脑里面,然后进行分配。把每一个单词和概念进行组合分散的时候,是谁在组合和分散?一切内外密都是智慧显现,它并没有生和死。
一切欲望是俱生智慧佛性它本身,是我们困住了。我们在一个虚妄的当下,在这个当下我们被困住了,我们以为有个当下。我们看见波浪的时候忘记了大海,这是问题。我们指的无明不是说你不会讲英语、不会炒菜,这些都不叫“无明”。真正的无明是你以现状为实,觉得不可改变,死死地抓住一个现象,而没有看到现象背后超越生死的本质。
现象当下就是这个智能的显现,也不需要一定要毁掉那个现象,你生起尊重之心就是这个意思。一旦你尊重起来,你可以在树上看见智慧,在石头上看见智慧,在自己的缺点上看见智慧,这时候才叫“相的成熟”。凡夫的相是不成熟的,他只是换汤不换药,每天管他念了多少佛号,无非就是积累数量超过别人,不断地在加深自己的执着。这些都是我反复讲了很多次的,但是大家很容易忘记。
要确立信仰,而不是确立你已经很厉害,你是第一,你不容侵犯。任何人,哪怕你修学了佛法,但在没有能够完全验证这种智慧的时候,你以后不一定像现在一样安稳。当你无法自主的时候,你可能沦为乞丐。当年的亿万富翁,年老的时候不如一条狗的多的是。
我们一直都在误会里面,这辈子是个女的,一说到上辈子都认为自己是公主,连转世都没有搞清楚。转世的意思是这个智能是不增不减的,这个空性,它象空一样,能生万物,用空来形容它,但连空都不是它,空性也只是形容词。
很多佛教徒都把“空性”这个名词认为是实相,这是错误的,你的名字并不是你,它只是代号,只是借助这种手段能够更好地去分析、接触到超越逻辑思维的实相,尝到它,万事大吉。
义理上的分析,一定要明白,生起尊重之心比你讲的空性有用。在佛教历史上,佛教为了宣扬我们的如来藏也好,空性也好,让人们树立起超越民族、种族、国家,认为人人可以成佛的见地,并在阶级之间合作,最终走向皆大欢喜的解脱之道。
佛教讲了很多哲学,它的目的不是让你变成哲学家,而是通过哲学这座桥梁让你接触到超越哲学的实相,佛法的目的不是用哲学来解释这个世界,它只是顺着叫世学。
见地——我讲了很多年,但我相信见地可能没有麻辣烫对你的吸引力更大,因为没有发起真正的菩提心。记住,菩提心是欲望,觉悟是欲望。只有觉醒了才有欲望,欲望是觉醒的特征,所以不要拒绝欲望。
欲望没有罪,就好比开车,是开车去撞人还是开车拉人到彼岸,它和你在基位上的认知和在果位上的定位有关, 你的认知和定位可以把欲望指向为一切众生先觉悟的积极的方向,用先觉悟的心来支撑你昏昏欲睡的心,这样才能了了分明。
我们经常是在说的时候很清楚,但具体到做上,我看大家还没有确认修行不是生活之外的。你一直在修行,生和死都是在修行,你吃坏肚子也是在修行,但你无法看见肚子不舒服背后的功德,你看见的是那么窄,你所追求的也就是那点小事,所以力量不够,处处事与愿违。
来源:曲尼江楚仁波切《密乘前行的修持》、《传承祈请文》教授
地点:温哥华
时间:2022年12月18日、2023年1月27日
编写:方真
文字终校:王抒今
文字一校:噶玛慧证
录音校对:噶玛慧琳、噶玛慧证
设计排版:噶玛楚臣加楚